上一页|1|2|上一页
/2页

主题:等大批游客撤离,另一条旅游路线带你见识真正的青岛。

发表于2014-08-26

青岛,对大多数人来说,印象最深的就是海,但你不知道的是,青岛也有那么一段沉淀在历史尘埃里的时光,有那么一群古建筑,有那么一些属于他的小资情调,凤凰青岛带你探寻别样的青岛,寻找一条不一样的旅游路线。


漫步在青岛,感受心与大自然的邂逅。

 

 

一、百年建筑,历史印记


1、青岛天主教堂:

 



查看更多精彩图片>>

 

青岛天主教堂本名圣弥厄尔教堂,由德国设计师毕娄哈依据哥德式和罗马式建筑风格而设计。拟建教堂应高百米,适逢二战爆发,希特勒严禁德国本土资金外流,该教堂不得不修改图纸,即建成现在规模。


教堂始建于1932年,于1934年竣工。塔身高56米,是建国前山东省最高的建筑。是中国唯一的祝圣教堂。


占地面积11480平方米,其中建筑面积6301.54平方米。教堂以黄色花岗岩和钢筋混凝土砌成,表面雕以简洁优美的纹案。窗户为半圆拱形,线条流畅,显得庄重而朴素。


大门上方设一巨大玫瑰窗,两侧各耸立一座钟塔,塔身高56米,红瓦覆盖的锥形塔尖上各竖立一个4.5米高的巨大十字架,塔内悬有四口大钟,一但钟乐鸣奏,声传数里之外。进入教堂,是一个高达18米,可容千人的宽敞明亮的大厅,色彩斑斓的玻璃花窗透射出柔和的光线。


大厅东西两侧设有走廊,后面设有两个大祭台,四个小祭台,厅的穹顶绘以圣象壁画,灯光炫目,充满浓厚的宗教气氛。屋顶覆盖舌头红瓦,其气势庞大,且又古朴典雅。


教堂装饰系采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形式。堂内大厅高18米,宽敞明亮,顶棚悬有七个大吊灯,后方设有祭台,配之穹顶的圣像壁画,堪称庄严美观。可容纳教徒千人,是青岛地区最大的哥特式建筑,也是中国唯一的祝圣教堂,同时也是基督教建筑艺术的杰作。


文革时,教堂受到严重破坏,1981年4月恢复使用,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2006年5月25日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 

发表于2014-08-26

2、青岛基督教堂

 



查看更多精彩图片>>

江苏路教堂是青岛的一座基督教教堂,这幢中世纪古堡风格的优美建筑,是青岛最具有代表性的德国建筑之一。


青岛江苏路基督教堂是青岛著名的宗教建筑,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位于青岛市市南区江苏路15号内小山丘上,东邻美丽的信号山公园。


教堂由德国胶澳总督府出资,于1908年4月19日奠基,1910年10月23日落成。教堂顶部有高39米的报时钟楼,俗称“钟表楼”。它是一个典型的德国古堡式建筑,占地1000平方米,由钟楼和礼堂两部分组成。钟楼高39.10米,登楼可观赏岛城的海天秀色。钟楼上的巨型钟表,给原本肃穆的教堂又增添了几分神秘和庄重。


礼堂宽敞明亮,可容千人之众。18米高的大厅两侧分为楼上楼下两层,装饰十分精美典雅,置身其中给人以神圣之感,是完美的基督教建筑艺术的佳作。在堂区院内建有二层楼房两幢。一幢是该堂的附堂,一幢是传教士的住宅。教堂前的广场平坦宽阔,四周绿树成荫,周围错落有致地分布着各种西式建筑,更加衬托出教堂建筑的宏伟。


每当晨曦渐扩,熹抹东天之时,远山近树、绿顶黄墙在晓雾中时隐时现,此情此景,不由令人疑为身处异域。沿着岩丘的窄阶拾级而上,教堂坚固厚重的墙壁、半圆拱形花岗岩窗框、陡斜的红色屋顶以及绿色尖顶的钟楼便清晰地展现在眼前。用厚重的花岗岩垒砌的墙基凝重粗犷,使整个教堂的轮廓显得清晰简洁,给人一种宗教建筑特有的美感。


这座古堡式基督教堂原为德国人聚会礼拜之所。1897年,德国强占胶澳地区后,德国基督教信义会(又称“路德会”)的柏林教会派传教士昆柞来青岛传教。


礼堂宽敞明亮,可容千人之众。18米高的大厅两侧分为楼上楼下两层,装饰十分精美典雅,置身其中给人以神圣之感,是完美的基督教建筑艺术的佳作。

发表于2014-08-26

3、文化名人故居一条街

 





查看更多精彩图片>>

中国海洋大学鱼山校区东北角有一栋老建筑,是闻一多的故居。1930年8月,他应聘来到青岛担任青岛大学文学院院长,中文系主任,一直到1932年夏,就住在此楼内,故此楼又称“一多楼”。


上个世纪初,众多文化名人曾来过青岛,并驻留良久,不忍离去,这其中有像老舍、闻一多这样的文学大家,也有像童第周、朱树屏这样卓越的科学家,老城区因此散落下不少他们的往事。也正是这些颇含人文传统的名人故居,见证着青岛人文发展的历史,记录着这座滨海名城的点滴。

发表于2014-08-26

4、青岛邮电博物馆

 



查看更多精彩图片>>

青岛邮电博物馆,建成于1901年。100多年来,这里一直是一处邮电服务场所。


在德占青岛时期,这里原为德国冯·提帕斯基希公司私人商业大楼,称为胶澳德意志帝国邮局,并对外办理邮政、电报、电话业务;1914年日本侵占青岛后,该楼继续被用于邮电服务业;1922年北洋政府收回青岛后,胶澳督办公署将该楼作为敌产收走,几经交涉才要回。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岛及国民党统治时期,该楼也被用作邮电服务场所。


新中国成立后,这栋楼曾常年作为青岛市邮电局的办公营业楼使用。上世纪90年代后期,原先的邮电局分拆成邮政和电信后,这栋楼归电信局所有。2008年,新的联通公司成立后,这栋楼又划归联通公司,最终在2010年11月21日,青岛联通投资近千万元,以历史档案图纸为依据,对其进行了修复,打造成了邮电博物馆。

发表于2014-08-26

2、丹麦建筑公主楼

 



查看更多精彩图片>>

位于居庸关路10号的公主楼是一座典型的丹麦建筑,始建于1940年。


整个建筑造型别致,蓝绿色的墙体极具识别性。关于公主楼的来历有一段美丽的故事:1929年丹麦王子乘坐豪华邮轮来青岛观光,被八大观美丽的风光吸引,遂委托丹麦领事在海滨购置土地,按照安徒生童话中的意境设计了这座古典式建筑,准备送给丹麦公主。


虽然丹麦公主最终没有到过青岛,但“公主楼”的名字却流传下来。2006年前后公主楼被一家肾病医院租赁,此后一直悬挂着“游客止步”的指示牌。2013年下半年,肾病医院搬离了公主楼。

发表于2014-08-26

4、小鱼山公园

 



查看更多精彩图片>>

小鱼山主建筑为“览潮阁”,三层八角高18米,与前海栈桥的回澜阁遥相呼应。


阁内有螺旋式的楼梯,外设护栏平台,人们可沿平台绕阁一周,饱览“蓝天、碧海、青山、绿树、红瓦、黄墙”这一青岛的独特风貌。山之西坡有一挑檐式六角亭,因站在亭内可一览碧波荡漾的汇泉湾,故取名“碧波亭”。东面是四角的“拥翠亭”,其风格与“碧波亭”相似。


上述三处的匾额皆由著名艺术大师吴作人先生题字。览潮阁和拥翠亭连接处的曲廊正面,有一直径两米的白色雪花石浮雕山标。山标周围是黑色大理石象形文字和壁画。


北廊壁上镶嵌着长九米,高二点六七米瓷板釉上彩壁画《八仙过海》,其设计稿获全国美展一等奖。东廊壁上镶嵌着长九点一米,高二点六七米的大型瓷板釉下彩壁画《蒲松龄宇宙》,描绘了蒲松龄的故居和《崂山道士》、《促织》、《席方平》等聊斋故事情节,构图丰满,意味深长。


整个小鱼山公园的建筑设计围绕“海”的主题,突出了“鱼”的图案造型,构造新颖,使古典园林呈现着时代的气息,使自然美、建筑美和艺术美融为一体,在建筑风格上颇具特点。 山坡南面有代表青岛欧式建筑风格的微缩景观。小鱼山公园建成于1985年3月。


此山原为无名高地。德国侵占后,曾在山南侧建总督的官邸,沿山南侧绕西侧劈山修筑一条道路,称为“阿利拉街”,居民称其为“新街”。


1923年, 胶澳商埠督办公署整理地名路名时,将“阿利拉街”更名为“鱼山路”,此山亦因路得名为“小鱼山”。


1934年, 湛山寺方丈=虚法师在兴建湛山寺后殿的同时,在此山巅建一座二层的佛学讲堂,题名为“湛山精舍”,解放前夕,=虚法师去海外,学堂闲置。


1959年,全国城市规划工作会议在青岛召开,与会的专家学者现场视察后认为小鱼山环境优美,视野开阔,应建成青岛市的风景眺望点,但“湛山精舍”建筑粗简,风格平俗,与地理环境不协调建议拆除。青岛市城市建设局遂于当年将此建筑拆除。


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,青岛市人民政府决定建设小鱼山公园,并在《青岛日报》上登载小鱼山公园建设方案征稿启事, 共收到来自青岛、上海、南京等地设计人员的稿件33份。


80年代初,青岛市建筑设计院在参考各方案的基础上,提出了新的设计方案。小鱼山公园的工程建设, 1983年4月9日动工,1985年3月竣工。完成建国以来青岛市第一处以古典建筑风格为主体的园林风景点。


小鱼山公园的主体建筑是一阁一廊二亭。山顶是一座三层八角的飞檐高阁, 名之为“览潮阁”;阁的左、右各有一亭分别名为“碧波”、“拥翠”;阁的东侧建有一条壁画曲廊,镶有三幅壁画,壁画内容为“小鱼山山标”、“八仙过海”、“蒲松龄宇宙”,由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杜大凯教授和该院1981级建筑美术系全体学生集体创作, 其中“八仙过海”和“蒲松龄宇宙”两幅荣获国家建筑美术设计一等奖。


小鱼山顶部面积很小, 设计时进行了合理分割,近观有江南私家园林“小中见大”的特点,远眺又可俯瞰整个海滨风景区的全貌。山阳坡是密集的枫树林;山阴坡是黑松和刺槐混交林;山顶平台为小花坛,栽植常绿植物和应时花卉。


小鱼山风景点建成后,成为极受外地客人欢迎的风景游览点,每年接待中外游客数10万人次。高峰期每天接待2~3万人次。

 

发表于2014-08-26

5、“琴女”传说小青岛

 

 

 

小青岛之名最早见于清代乾隆十六年(公元1751年)的《灵山卫志》。据《灵山卫志》记载:小青岛在淮子口对岸,入海者之必由道。淮子口即胶州湾入海口一段水域的称谓。


关于小青岛还有一段传说:天上有位弹琴的仙女,看上了一位青年渔民,就从天上飞下来,与他结为夫妻。每当丈夫出海时,她就坐在小岛上弹琴,倾吐自己的相思之情;同时用琴声,为远行的丈夫导航。


玉皇大帝知道以后,大为震怒,认为触犯天规,便派天兵天将下凡惩罚。琴女忠贞不渝,撞死在岛上。但是她的琴声时常在岛上萦绕,为船导航。后来人们便把这小岛叫“琴岛”了。


小青岛,面积0.012平方公里,海拔17米,因其形状如同一把古琴,故又有“琴岛”之称,原先是一座四面环水的孤岛。


1898年,德国占领青岛后,称小青岛为“阿克那岛”,并在岛上建灯塔。塔高15米半,塔身白色,呈八角形,是国内外船只进出胶州湾的重要航标。德国人规定,进口的船只必须由海港领航员在“小青岛”上船,引导入港。


1941年,日军为了军事目的修筑了一条与陆地相连的长提,停泊船舰,从此“小青岛”成为青岛湾内的半岛。日本人将小青岛更名为“加藤岛”。


岛上原产一种稀有的百合,1898年被一批外国植物学家发现。在小青岛上发现百合呈黄色,间有紫色斑点,且浓香扑鼻,为百合中不可多见的上品,定名为“青岛百合”。


德人因此也称小青岛为“百合绿岛”。现在岛上这种百合已经不多见,在崂山的幽谷里,夏季还能见到。


夜幕降临,灯塔发出的红光与栈桥的灯光在碧波上交相辉映,构成一幅美妙的图画“琴屿飘灯”,被誉为青岛十大景观之一。有诗赞曰:


领略青山不在多/水中一岛小如螺/云鬟别有飘萧态/似向风前浴晚波。

查看更多精彩图片>>

发表于2014-08-26

6、青岛老红房子

 



查看更多精彩图片>>

“弯管子”青普是标签


从建设八路往长江边走,便可看到武钢九、八、七等街坊——武钢最早的家属区。笔直的街道,统一颜色统一建筑特色的房屋,进去以后稍不留神儿就会迷路。敞开式入口是这片街区的一大特色,外面车来车往,里面安逸生活。


1954年,毛主席批准建立武汉钢铁公司,定址青山,而来武钢工作的大部分职工来自北方,北方家乡话加上武汉本地方言,综合了多年,脱口而出就成了武汉人所说的“弯管子”青山普通话。


这“弯管子”青普,可能在武汉土著耳朵里显得夹生可笑,但确实是青山人亲切交流的独特方言。在红房子街区里穿梭,你能感受到青山人热忱的北方个性,邻里乡亲的热闹关心,仿佛住在此地的人都是远亲,总能沾上点关系。


事实也确实如此,这里的家庭,几乎每个成员都在武钢上班。武钢厂区多,单位多,分布得广,街坊们偶尔碰到,约在同一间食堂吃饭,再坐同一班车回家,融入这红房子里。身边同事亲戚,聊几句都能认识对方厂里的同事,怪不得亲切感油然而生。

发表于2014-08-26

住着不如看起来美


红房子由长江向内陆延伸,街坊代号按数字排列,被称为红房子的住宅区主要是指四、五、六、七、八、九、十街坊。


住了几十年的红房子,如今和艺术和怀旧要扯上关系,住在十一街坊42门8号80岁的尹婆婆觉得不可思议,也无法理解。她只知道,最近一直有传闻说,这红房子要拆,还要保留几栋当艺术区。“这破房子有什么可艺术的?”她问记者,团结户也能艺术?


尹婆婆和老伴儿来自山东临沂,说起到青山的经历,可算是曲折。老伴儿当兵,走南闯北,退伍后,领导问他分配意见,是去天津机场还是去当炼钢工人?


那时候,大炼钢铁的热乎劲儿把人的心都烧得火红,老伴儿想都没想,去炼钢!这样,全家辗转去了鞍钢,再又来到武钢。下一辈的人不会说山东话,武汉话和青普倒是说得很溜。


红房子看起来很美,但对于老人来说,这里的居住条件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美好。


尹婆婆和老伴现在还是住着团结户,只不过这样的团结户比较特殊,两家都有厨房厕所,只是共一扇大门。每家房间狭小,客厅狭窄如过道,楼梯黑暗,甚至白天也要开灯。


这房子是苏联式建筑依葫芦画瓢照搬在武汉,式样单一,结构老化,不合武汉本地气候。夏季一丝风都进不了屋,闷热难当无穿堂风。冬天又特别寒冷,房间虽小,却聚不了热气。


房子虽然不尽如人意,但这些年也住惯了,因为更重要的是这里浓厚的人情味。隔壁家的孩子放学早,没饭吃,就在邻居家吃饭,像自家孩子一样;天气好的下午,尹婆婆和爹爹一起下楼。


爹爹去露天麻将室打小牌,婆婆则可以随便在楼下找人聊家常,小狗趴在脚边打盹,香椿树随风沙沙地响。茶话会结束,把自家小凳子往楼栋一放,谁也不担心会被拿走,安全得很。

发表于2014-08-26

与闹市隔绝的慢生活


对于年轻人来说,红房子的记忆总和青梅竹马有关


上学的时候约着一起走,是住在八街小百货背后的陈霓记得最清楚的事。隔壁楼栋的男孩小鱼,高她一年级,都是武钢的子弟,上学放学都一起。


再后来,小鱼考上著名的武钢三中,成了陈霓妈妈嘴里常说的“别人家的孩子”。“别人家的孩子”总是很厉害,成绩棒棒的,体育棒棒的,又被保送到名牌大学。


即使后来有了不同的人生,陈霓和小鱼碰面还是会觉得有说不出的亲切,像妹妹和哥哥,像一家人。小鱼说,上学工作去了好几个城市,还是觉得青山的姑娘伢淳朴、朴实。学习成绩好,人也单纯。


他们还记得穿梭在红房子里玩捉迷藏,浑身都蹭得红艳艳的,被妈妈骂“难洗掉”;也记得邀请汉口的小伙伴来做客,他们却总是迷路在红房子的丛林里,说“怎么每栋房子都长得一样啊?”更难忘的是穿过红房子,就能来到江边,每次玩得跟泥猴一样回家,意犹未尽。


时光流逝五十年,住在这里的人老去、离开,无人问津的红房子,像极了失去风韵的女人,颓然却仍旧遮不住往日风姿。


如今,老社区里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,纵然对红房子有太多不舍,但不管是上学还是工作,他们还是愿意去汉口去武昌,甚至去外地,老一辈的人成为红房子的留守住户。因此,这里的生活节奏显得愈发的静谧和缓慢,仿佛与闹市隔绝,有着自顾自的悠哉乐趣。


关于青山的红房子,议论中最火的,大概是那句“从天空俯瞰,红房子的排列仿佛一个‘喜”字。


有人慕名来这里拍照,红色的背景,三层的小楼,安静而悠闲的社区,好像每扇门每个家都有故事。住在这儿几十年的居民早就习惯了这样悠闲的生活节奏,不管市中心有多热闹,商业区里多缤纷,这一片暗淡的红,成了他们心底的沉淀多年的热情。


阳光明媚的午后,这片红房子是小清新,红墙绿树,颇有些文艺范儿;暴雨如注的傍晚,亦可变身重口味:陈旧失修,渗漏雨水,光线晦暗。

上一页|1|2|上一页
/2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