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一页|1|2|3|上一页
/3页

主题:看房、选房、买房注意事项全攻略!

发表于2010-02-01
开发商们忙着放盘,消费者们忙着看房。这看房中的学问您都知道吗?
“锦绣枫华”提醒邻居们,在看房的时候要注意以下事项:
发表于2010-02-01
     楼盘的宣传资料,大多制作精美,图文并茂,但其中的信息有时并不全面,买房人尤其应注意以下几点:
1装修标准。一般楼书或签订合同都有装修标准的说明,但无论是内装修或外装修的说明都比较含糊,不是开发商存心欺骗买家,而是发售时具体的建材未最终确定。
2.虚拟效果图。电脑技术的发展,使开发商在制作楼盘资料时越来越能随心所欲,当然,其实效果图与将来实景的区别,倒不是外立面的色彩有多大偏差,而是配套设施的跟进速度。
3.地理位置。房地产所处的地理位置,会对购房者产生极大影响,但一些宣传资料中可能会不按比例、随意绘制位置示意图,使人产生错觉。
发表于2010-02-01
 购房人应首先根据小区平面规划图,确定小区的环境布局是否理想,是否有足够的绿化率与车位,楼与楼之间的间距是否够大,是否影响采光。在看懂平面规划图后,应仔细研究销售平面示意图:
1.方位。目前预售平面图上未标明南、北向,购房人可向现场销售人员询问。
2.景观。除了平面图外,通常房产公司还会画上全区配置图,应仔细了解小区内外的道路交通情况。
3.栋距。多层两栋楼之间的距离最好超过8米,窗户不是面对面地整齐排列,否则隐秘性太差。
4.采光及通风。房屋的采光面越多越好,如果某屋只有一面采光却隔着三间房,房屋采光很差,就算白天时进屋也一定要开灯。
5.格局与空间的合理性。室内格局要能完整区分公共区(如客厅、餐厅、公共卫浴)及私秘区(卧房),而附属建筑物与主建筑物的面积分配也要成正比。
发表于2010-02-01
1.安全感。保证居住者的自身安全,是人类生存的第一需要。因此住宅需要一定的安全措施,防盗安全和防火安全是主要的两种。

2.私密性。居民的日常生活都不希望别人打扰或让别人知道太多,私密性的要求产生于人们生活中的私密性活动,主要从声音和视线两方面考虑。因此,看房过程中要注意住宅设计的隔音、户间“对视”的避免等因素。
发表于2010-02-01
 受广告影响,许多购房者在挑选楼盘时,也许会把景观放在很重要的位置,认为景观可以提升自己的居住档次。不可否认,景观确实是买房的重要因素。站在窗前,大都市的现代气息尽收眼底;推开窗户,中心绿地的空气清新扑鼻,这是多么惬意的事情。但是,这些往往是要用钱去换的。对于自住消费来说,景观固然重要,但却不是“首要”。既然是自住消费,买房则不是为着炫耀,而是为了居住,就像“鞋子穿在脚上,合不合适只有自己的脚知道”那样,房子是否舒适、方便,也只有居住者最有发言权。
发表于2010-02-01
良好的朝向,可以保证有大量的阳光通过窗户直射入室,改善住宅室内环境,如光、温度、卫生状况,对居住者的身心健康十分有利。
发表于2010-02-01
   受光面大小、朝向,以及是否直接采光,将会影响住户的生活质量。长期生活在阴暗状况中,依靠人工照明,对人的身心健康十分不利。而住宅的通风要满足人对空气流动的基本要求,开启门窗时要保证室内外空气顺利流通。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,要有穿堂风。通风的另外一个作用是能迅速排除房间内部的异味。
发表于2010-02-01
住宅内部的分割要考虑灵活性,如家庭的收入变化、成员变化、品位变化,甚至于职业变化等,都会对住宅室内环境产生新的要求。所以 , 在住宅的空间组合、设施的布置等方面,要注意灵活性,即房间用途变化、房间分割变化、房间布置变化等。

      住宅应充分考虑住户的家庭结构和生活规律,使家庭使用功能细化。理想的住宅中,起居空间由过厅、客厅、起居室、健身房、书房、工作室、卫生间、卧室、储藏室、阳台等组成,按各自功能可汇总为“污、洁、动、静”四大空间。
发表于2010-02-01
由于人们在冰冷的“混凝土”盒子里被禁锢了许多年,现在随着居住质量的不断改善,居住环境的好坏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,而且小区配套设施是否完善也是这个小区成熟与否的标志。
发表于2010-02-01
一般来说,在不考虑个人因素的情况下,住宅楼在总层数的1/3以上、2/3以下为较好层次。

选择层次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:遮挡及采光情况;生活的便利程度;环境要求;家庭人口年龄构成及健康状况;住宅楼的总层数。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首先, 在选择底层时,要仔细检查防潮设计和措施。防潮措施不过关,长期住在这种房子里,不仅电器、家具易生锈、发霉,人也易患风湿性关节炎。

其次,注意各种管道是否畅通,底层因布置了各种管道尤其是下水道,如果管道质量差或设计不合理,则管道易堵塞,特别是化粪池封闭不严管路不畅,也往往易滋生蚊蝇且臭气冲天。

再次,注意采光问题,底层因处在楼房最底层,在众楼环抱之中,故其采光和通风往往受到限制最好请专家或技术人员帮助鉴定一下。

而在选择顶层时,要考察顶层的隔热、防水措施及其效果,看顶层是否设置通风板或做成坡屋顶,顶层的构造变化部位是否衔接良好,因为通风效果好易散热、散潮,而屋顶漏通常出现于构造变化部位。
 
上一页|1|2|3|上一页
/3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