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一页|1|
/1页

主题:闲话三国

发表于2004-07-19
读三国演义,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两句话,比较佩服的是一个人.
第一句话"霸业成时做帝王,不成且做富家郎".我是非常赞成的,男子汉能从政成就一番帝王霸业,名垂千古,呼风唤雨,借机发个大财.我想是很多男人的理想. 退而求其次,政治搞不成,那就做个有钱人,也不错犹哉游哉,妻妾成群.自由自在,也是人生一大快事. 刘邦小时候游手好闲不务正业.不如他的哥哥能做个小买卖养家糊口.老爹训他,向你哥哥学习,挣个小钱,日子过的多好啊. 后来刘邦得了天下,对其父说,你看我的家业和哥哥的比,谁的更大呢? 这是成功的例子,也有失败的例子.曹爽当年因为妇人之仁,为司马懿所擒,哭着求司马懿说,我知错了,愿弃官为民,做"富家郎".结果是灭了九族.这就是人生目标选择的错误了.
三国之中,我认为曹操最是英雄. 第二句话也就出自他的口. 在其和袁绍谈论如何争霸中原,匡扶天下的时候,袁绍说其家世好,兵足将广,谋士也多,足以争霸天下.曹操说"我任天下之智力,以道御之,无所不可."真是气派! 我什么都没有,但是天下的人才就是我的资源,我按照一定的规律来使用他们,则天下就是我的了.
三国鼎立,刘备是为枭雄,孙权被称为英雄,曹操的名声是奸雄. 先说孙权这个人,是富家生了个好儿子,能保家产不失而已,没有任何的开疆拓土的本事.全承父兄之烈.所以,孙策临死前说,决机于两军阵前,与天下争衡,你不如我.但是你保守家业还是不错的. 至于刘备,是个彻头彻尾的伪君子.遇事先装可怜,哭一番,故有哭来的江山之说. 本来是个卖草鞋的,却硬说自己是汉室宗亲,成了皇叔. 满口的仁义道德,后来占的却全是刘姓本家的地盘,先刘表后刘璋.本来也是自己想做皇帝,却高喊光复汉室.可笑.曹操是真正的白手起家.而且眼光宏大.看人独到. 在不足两万人的时候,就评论刘表袁绍之流"乃塚中枯骨尔".见了孙权,便大加感叹:生子当如孙仲谋!在和刘备笑谈的时候,说"天下英雄,唯操与使君耳."差点把刘备给吓死.只可惜知道刘备有野心,却不够狠,没有在可以给弄死的时候给弄死,铸成大错. 换了毛泽东,绝对没有这等事情发生.赤壁之战,如果郭嘉不死.却会是另外的样子,所以曹操说,我失奉孝,是天亡我也. 庞统这个人,孙曹刘三个人都见过,结果刘备和孙权都以貌取人,没有把他当回事,只有曹操一见面就非常的赏识,而且采用了他的铁索连船的计策.不料却是个奸计,而且偏偏诸葛亮能在冬天借来东南风.这却是也无可奈何的事.
至于说人家是奸相,在曹操没有保护汉献帝之前,这个平庸的皇帝整天东逃西窜,朝不保夕.连嫔妃都让董卓随意享用.再说,在一个平庸的皇帝手下,没有实权,既成不了事业,还可能丧命,一点都不值.曹操是个非常明智的人. 任何社会,天下都是有能者居之.看看诸葛亮,拿个傻子当皇上,经常受牵制不说,而且不识时务,逆天而为. 结果只能是出师未捷.还用自己的名声,换来了天下的分裂.献帝怎么也过了几十年好日子.曹操还因此占有了道德制高点.
在选用接班人的问题上, 刘备知道自己的儿子是傻子,但是还得传,结果很快亡国,孙权也没有好到哪里去,其死后,有数次的宫廷内乱. 曹操本来喜欢曹植,但是发现这小子太诚实,太性情中人,不是做皇帝的料.于是选择了大儿子.曹操一统北方,使人民得以休养生息,也奠定了日后三家归晋的基础.
三国的君主中,曹操最有情调,用现在的话说,比较小资. 人家是个文学家,诗文玩的不错,历代帝王中,也只有毛泽东可以和其一比了. "东临碣石,以观沧海"连毛泽东都追思不已呢."周公吐哺,天下归心,月明星稀,乌雀南飞",都是人家留下的千古名句.赤壁大战前,照样有情致横塑赋诗,多么潇洒! 陈琳写缴文骂了曹操祖宗三代,骂出一身冷汗,曹操连说好文采,并没有杀他.也是胸襟大的很.看看文革中的右派遭遇.曹操还是很伟大的呢.
本来男人好色,是正常的事情,但是人家曹操偏偏能修出个承露台了,典型的金屋藏娇,弄的是有板有眼. 也是千古佳话. "东风不与周郎便,铜缺春深锁二乔".古代舞文弄墨或者好色的帝王,大多亡国,象词写的不错的南唐后主,会画画的宋徽宗.曹操是有滋有味地玩出了一片天地,在中国古代,也算是个异类了.原文由:百尺楼台发表
上一页|1|
/1页